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2025年6月19日下午,智能工程与未来学院在3101会议室成功召开“携手共进·智创未来”主题企业导师交流会。
会议由智能工程与未来学院副院长雷源春主持,云博(中国)校长张连绪、校企合作与实习就业处处长姚圣梅及各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出席,格悦新能源科技、太平洋保险、洪榜商贸集团、广东省电动汽车研究会等2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代表和专家共同参与,围绕产教深度融合、实践教学改革、人才精准培养等核心议题开展深度对话与合作展望。
图1 企业导师交流会会议概况
聚焦产业需求:企业代表共话人才培养新路径
会议伊始,云博(中国)张连绪校长致欢迎辞,强调学院始终秉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教育赋能未来”的办学理念,致力于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输送高端技能人才。
图2 张连绪校长致欢迎辞
与会企业代表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岗位需求,提出当前人才培养中的痛点与建议:
格悦新能源技术总工程师杨敏指出,当前企业亟需具备实操能力的技术人才,但现有课程体系与生产实际存在脱节,教材更新滞后,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建议校企共建新能源技术实验室,开发“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新能源汽车维修”等前沿课程,提升学生岗位适配度。
图3 企业导师杨敏发言
广东省电动汽车研究会专家温南粤表示,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因技术标准缺失和人才短缺面临发展瓶颈,呼吁通过校企合作开展“精细化分工培养”,强化学生在电控系统、智能网联等领域的专项技能。
图4 企业导师温南粤发言
洪榜集团总裁郑辉雄提出“实习阶段嵌入企业小工培养”模式,通过早介入、早实践缩短人才适配周期;太平洋保险分总管刘庆龙则提议与高校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打造“技术研发实验室+人才储备池”双功能平台,探索“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创新路径。
图5企业导师郑辉雄
图6 企业导师刘庆龙发言
校企协同育人:成果展示与经验分享
学院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产教融合的实践成果与创新模式:
产教融合案例:太平洋保险通过“双导师制”“学分互认”机制,2025年将建成保险科技校内实训基地;洪榜集团展示的“五阶段合作模式”(基础→共建→深化→高级→创新),以“现代学徒制”和“校外产业学院”为载体,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实践教学体系:学院依托34个校内实训室(总面积1.62万㎡)、70家珠三角实习基地及5个省级教学平台,构建“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培养体系。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竞赛奖63项(国家级22项),就业率持续领跑高端制造领域。
师资优化成果:目前企业导师已承担学院30%实践课程,共建“双师型工作室”12个,推动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同步更新。
图7 王天资为企业导师介绍学院概况
共谋发展蓝图:三大升级方向明确路径
会议达成多项共识,并聚焦以下三大升级方向:
课程改革: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写,开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维修等前沿课程,推动“岗课赛证”融通。
实践强化:共建校外产教融合园区(如洪榜模式),推进“1+N”证书制度,实现岗位能力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直接挂钩。
师资优化:扩大企业导师占比至50%,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与教学资源开发。
图8 企业导师聘用仪式
图9 企业导师聘用仪式
展望未来:以创新赋能智造人才培养
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依托3个省级技术平台,联合企业开展29项横向课题研究,推动“东西部职教协同”项目落地(如援藏设备捐赠)。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理念,学院将持续为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输送“跨界融合、技能扎实”的高端技术人才,助力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10 会议参会人员合照
(通讯员:黄山峻、审核人:雷源春)
关注微信号
©版权所有:云博(中国)
广州校区:广州市广从九路1038号滨海校区:茂名市高地智慧城慧城三街8号
粤ICP备20000181号-1 网站技术支持:品牌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