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共筑梦,校友领航启新程”校友交流会

       为进一步深化母校与优秀校友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校友榜样的引领作用,5月28日下午,国际数字商务学院成功举办了“薪火相传共筑梦,校友领航启新程”校友交流会。此次活动旨在为同学们的职业规划与就业准备提供宝贵经验与方向指引,助力他们更好地迎接未来挑战、实现人生梦想。

出席本次活动的有学生处副处长黄福祥、国际数字商务学院党总支书记何雪葵、国际数字商务学院辅导员任龙涛,并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优秀校友代表——李诗华、梁耀文、符凤琼、柯春晓分享经验。

学生处副处长黄福祥致辞

学生处副处长黄福祥在致辞中指出,“外语外贸学院”更名为“国际数字商务学院”,不仅是名称更迭,更标志着学科发展由“传统外贸赛道”向“数字经济蓝海”的战略转型,如同从“外语桥梁”升级为“数字技术之舟”。他期望学院广聚英才,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数字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党总支书记何雪葵致辞

党总支书记何雪葵代表国际数字商务学院,热烈欢迎来自外企翻译、五金外贸、教育等领域的校友荣归母校。衷心感谢校友们在各自岗位上贡献力量,并持续支持学院发展。何书记呼吁在校学子以优秀校友为榜样,同时希望校友们继续助力学弟学妹成长,共同搭建情感联系与发展桥梁。祝愿校友们前程似锦,在校学子学业精进!

外企翻译领域的深耕者 李诗华学姐分享

“专八不是终点,而是叩开职业大门的钥匙。”商英专业校友李诗华学姐以自身经历打破“英专证书无用论”的认知误区,她强调,在外企翻译岗位以及英语类岗位中,专八证书是同行者的基本门槛。在学习方法上,诗华学姐直击“粗心犯错”的认知盲区:“错题的本质是知识漏洞,而非偶然失误。”她建议通过精准定位语法薄弱点实现能力突破。谈及职业竞争力,她以外企翻译经历为例,分享她作为英国驻华大使馆陪同翻译、参加广交会多语种服务等实战经验,凸显校外实践对职业发展的加持作用。如今她任职于一家外企,深度参与公司的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她以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的感悟收尾:翻译之乐在于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而非奖项奖金。

高校辅导员兼团委书记 梁耀文学长分享

“学生工作是职业规划的预演场。”商英专业校友梁耀文学长现担任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辅导员,以“学生干部—职场新人—高校教育者”的成长轨迹,诠释实践与规划的联动效应。在校期间,他身兼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党务小组组长等多重角色,组织多个团学大型活动,通过“活动复盘”机制提升统筹能力。谈及职业选择时,他坦言从翻译梦转向辅导员,源于在学生工作中萌生的教育热情,认为高校教育工作更能发挥他的组织协调能力。

外贸业务员 符凤琼学姐分享

“外贸行业不唯证书论,唯实力与选择论。”商英专业校友符凤琼学姐以“草根逆袭”的故事颠覆传统就业认知。她坦诚分享实习时四级未过的窘境,从基础岗位起步,第五个月实现“大单突破”,凭借业绩跳板跳槽至底薪较高的企业,如今以组长身份带领团队。针对求职策略,她提炼“五步法则”:行业调研、公司评估、晋升谈判、专业匹配、薪资沟通。作为面试官,她强调企业选人核心标准:“赚钱欲望与自驱能力比证书更重要,工作时我们需要强烈的目标感。”

教育行业创业者 柯春晓学姐分享

“学习是打破年龄枷锁的通行证。”应英专业校友柯春晓学姐以“教师—学生—创业者”的身份跃迁,诠释终身学习的力量。她放弃湛江公办学校“铁饭碗”来到广州,因专科学历受限只能担任临聘教师,目睹同事接连晋升的刺激下,决定插本深造。重返校园的她面临“老师比自己小”的挑战,却以“空杯心态”成为课堂活跃分子,甚至创办文化公司实现经济独立。毕业后她用“事业+家庭”双丰收的成绩单证明:“10年教龄不是职业天花板,而是重新出发的底气。”

交流会小彩蛋


来源:国际数字商务学院团委,撰文:林友捷、林明霓、叶斯、钟海琴,审核:黄福祥、林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