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博(中国)

学习园地

思政课项目化实践教学融入职业本科高校

信息发布者:李明 黄烁凯 摄影者: 发布时间:2025-09-08 浏览量:


思政课项目化实践教学融入职业本科高校

党史教育的探索

曾学龙   王素芳

云博(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推进职业本科高校党史教育进校园,广州科技职业技 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了将思政课项目化实践教学融 入党史教育,将思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链接的路径,取 得了较好成效。

一、实施背景

思政课项目化实践教学融入党史教育是针对职业本科 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知行脱节以及单兵作战、缺乏系统育 人合力的问题提出来的,其目的是在推进党史教育进校园的 过程中,通过思政课项目化实践教学整合学校内外的各种德 育资源,形成政、团、学、企联合育人的合力,达到用党史 资源激活学生,用建党精神熏陶学生,用实践项目成就学生 的效果,进而引导职业本科大学生走“知行创 ”成才之路。

二、做法与特色

(一)理论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学创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 ” 的要求,是思政课项目化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其核心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知行合一、协同育人,将政治性与 学理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紧密结合。

(二)操作思路

在党史理论教育精准化、专题化的基础上,将思政课项 目化实践教学融入到党史教育中,并将实践内容分解成育德 项目、践行项目、创新项目及其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渗 透建党精神与职业素养的培育,对接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服务 社会的行为,让职业本科高校学生在实践中接受建党精神的 熏陶并努力践行之。

(三)路径方法

1.以育德项目推进党史教育进课堂,用建党精神为学生 铸魂育德项目是指渗透建党精神的实践项目。按照认知规律, 可分为感知实践、明理实践及践行实践等三类若干个子项目。 按照项目的选择性分为必选性项目与选择性项目,必选性项  目包括志愿服务及读党史书籍、“学习强国 ”学习等项目;选择性项目则包括唱党史歌曲、看党史影视、听党史讲座、 讲党史故事、集党史资料、做党史视频、学党史演讲、赛党 史知识等项目;项目的选择由授课教师根据党史教育的主题 来决定。

IM 2

育德项目--学生参与学党史演讲

项目实施中,要求渗透建党精神的某个内容。如感知实践  主要通过党史参观来感受革命先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 的精神;明理实践,主要结合红色资源的调查来深化对“坚  持真理、坚守理想 ”的认知;践行实践则通过组织学生参与  如疫情防控的志愿者活动来体验“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与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的奉献精神。

IM 4

育德项目--师生党员参观古田会议重温入党誓词

2.以创新项目推进党史教育拓课外,用基本技能为学生 强基

创新项目,是指依托专业开展的创新创业项目,包括组 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红色文化调研和技能竞赛等。如 2021 年,我们以“ 百年奋进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青年 ”为主 题,结合假期社会实践开展收集党史资料和党史小故事、做 党史微视频活动。为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我们还主动 与专业老师协同,推出了“教、学、赛、练、创“ 的课程思 政模式,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以学分奖励。同时引导学 生确立信真理、靠实干的基本信念,确立报国为民的基本态度,培养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IM 6

创新项目--学生参加省挑战杯赛获奖

3.以践行项目推进党史教育联社会,用服务实践为学生 化行

践行项目是指将精神转化为行动的项目,服务实践则是 指服务师生、服务社会而开展的实践活动。在校内,学生的 各种行为表现包括进图书馆、进实验室、开展志愿服务都可 纳入践行项目。在校外,则组织学生参与企业或政府部门委 托的调研项目。如近几年马院带领师生完成了《佛山市五区 低保对象入户调查》,承担了《广州民营制造企业的发展困 境及其对政府的诉求》的调研,为广州盛佳贸易有限公司及 萝岗区金峰社区提交了咨询报告等。

IM 8

践行项目--学生参加校园劳动

(四)主要特色

1.项目运作

将思政实践内容转化为实践项目并置身于模拟企业运 作的情境或直接参与服务社会的过程,让学生在项目参与的 思政实践中感受建党精神,提升职业素养,锤炼创新创业能 力,达到在知行创三合一的实践中铸魂、强基、创新的效果。

2.量化管理

参照企业的项目管理办法,对实践项目立标准,算课时, 看绩效,抓考核,重激励。每个子项目做到有计划、有方案、 有检查、有监控,有质量保证,学生完成子项目即按既定标 准认定成绩。

3.协同实施

项目化实践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校内要主动与学生的 日 常管理协同,如担任学生兼职班主任或辅导员或学生理论社 团的指导教师。在校外,则要以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下达的 调研项目为依托,借助各方外力,形成团校政企协同育人的 合力。

三、成效与推广价值

(一)主要成效

1.教学科研成效。近三年我校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满意 度和收获率稳定在85%左右, 比五年前提高 5 个百分点,尤 其是近三个学期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绝大部分为优 秀。科研上,近五年马院获得教育部重点课题2 项,一般课 题 1 项,获得其他省厅课题47 个,企业课题 13 个,科研到 位经费 150 多万,居全省民办高校前列。


IM 10

思政课教师承担的教育部重点课题结题

2.教书育人成效。依托项目化实践,我校思政课教师参 与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竞赛 38 次,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以 上创新项目奖 30 多项。涌现出见义勇为被全国文明办授予 “ 中国好人 ”称号的应届毕业生汪旺同学和共青团中央授予 “全国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 ”的张艺馨 同学。


IM 12

我校学生评为中国好人

3.社会服务成效。项目化的实践教学创新让思政课教师 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完成了 13 个政府部门和企业下达的调 研任务。近三年还为广州市黄埔区、荔湾区的社区及广东省 连平县纪委、江西宜春的乡镇社区和周边高校开展理论宣讲 53 场,听众达 8300 多人。

IM 14

马院教授到乡村作党史辅导报告

4.团队建设成效。2020 年,马院被广东省教育厅确立为  全省高校 11 所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之一,是广东省民  办高校中唯一立项的高校。2022 年 4 月,马院直属党支部通  过广东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验收。近五年,思政课教  师共获得省和全国的各种教学科研奖励86 项。其中,1 名教  师授予全国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能手称号,1 名教师获得全  国高校思政课影响力人物提名奖,还获得全国思政课教学一、 二等奖各 1 项。

5.社会影响。近三年,马院先后 12 次承办全国和省的 思政课教学研讨与培训,省内外参会教师达 2000 多人。特 别是本项目多次在全国和省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研讨会上进 行交流,得到省内外同行的认可。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网站以 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先后 10 多次报道。广州元哲 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等两个企业还为马院专门设立了6 万 元的立德树人奖学奖教金。

(二)推广价值

1.理论价值

找到了思政课教学渗透党史教育实现知行结合、产教融 合的链接点。实践发现,就像化学反应需要媒介一样,知行 结合、产教融合也需要媒介,以实践项目为媒介来链接知与 行、产与教,二者的结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同样,思政课 融入党史教育也要以项目实践为媒介,借助实践项目用活党史资源,渗透建党精神,激励学生创新。

2.实践价值

找到了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对接的新路径,这就 是选准和细化实践项目并参照企业运作的办法将其操作化。 这不仅有利于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操作难的难题,更有助于 校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对接,也为学生接触社会、服务 社会提供机会,为提升学生的“两实(为人诚实,做事务实)、 三事(踏实做事、高效做事、规范做事)、三心( 自信心、 责任心和奉献心) ”素质奠定基础。

探索了思政课教学渗透党史教育的新方法。为深化党史 教育,我们推出了“ 中国共产党与科教兴国 ”的展览,建设 了党史教育资源网站,创新了“五准 ”合力教学法,强调提 升党史教育实效要做到“ 问题准、思路准、解读准、资源准、 实践准 ”。

关注微信号

©版权所有:云博(中国)

广州校区:广州市广从九路1038号滨海校区:茂名市高地智慧城慧城三街8号

粤ICP备20000181号-1 网站技术支持:品牌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