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化”协同增强职业本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三性一力”的探索
云博(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素芳 曾学龙 李杏余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从职业本科高 校的实际出发,以专题化、精准化、项目化、协同化的“ 四 化 ”协同来增强课程教学的“三性一力 ”,产生协同育人效 应,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工作思路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 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以下简称“三性一 力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要求, 也是本案例实施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说,就是通过专题化、 精准化、项目化、协同化的协同来增强《概论》课的“三性 一力 ”。
二、主要做法
(一)专题化教学解决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问题
专题化,就是在挖掘教材的基本精神,找出贯穿教材的 逻辑主线以及各章节之间的逻辑联系的基础上,按照每章的 逻辑主线设计该章的专题。每个专题紧扣学生的思想困惑, 形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授课思路。
如《概论》课前言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 史性飞跃》的专题讲授,第一章组合成《毛泽东如何开创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专题。
专题化的优势在于逻辑清晰,有利于形成便于学生理解 的教学体系,但其基本要求是不能偏离教材精神,否则,就 可能使专题的内容变形变味,失去思政课的政治味。解决这 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求授课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精 神,准确找出教材每章的逻辑主线与逻辑联系,理出每个专 题的内涵及其提出的背景和针对的问题,进而让学生在专题 解读中领悟道理。我们的做法是:名师把关、集体备课、鼓 励创新。先由有经验的教学名师拿出自 己对教材精神理解的 教学思路与教案,经过集体研讨,补充案例,修订思路,再 由各位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制作出适合学生口味又有教 师自身特色的授课讲稿与课件。
(二)精准化解读解决思想性与针对性相统一的问题
思政课的思想性主要体现在如何排解学生在理解教材 观点时容易出现的思想困惑上。思政课的针对性既有针对学 生思想困惑的一面,也有针对教材观点提出的实际问题是什 么的一面。二者的统一性就在于要准确抓住理论解读的症结, 避免陷入空谈。在《概论》课教学中我们通过“五准 ”合力 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即通过“抓准症结、把准思路、精准解 析、用准资源、选准项目 ”等五个环节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 的参与积极性,达到解惑入脑的效果。
抓准症结,实质就是要有的放矢,弄清学生不理解的症 结所在。把准思路,就是强调课程教学的逻辑思路要准确、 清晰、明了,体现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的逻辑联系。精准解析,就是强调理论解读要一精二准。精,就是简明精炼, 穿透力强;准,就是“一针见血 ”、“一枪命中 ”,一下子 就能抓住问题的实质,让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用准资源, 强调的是思政课教学要准确选择合适的方法、手段与案例、 视频等教学资源。选准项目,是指思政课教学要根据教学内 容的需要,通过准确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项目来链接全员德 育,实现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的统一。
(三)项 目化实践解决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问题
我校的做法是:将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化、课时化,即 将《概论》课的实践内容分解成配合理论教学开展的感知实 践、明理实践、认同实践以及践行实践等四类实践项目,其 中部分项目列入校园文化建设并逐渐培育成校园文化建设 的品牌。操作时,每个项目折算成课时,贯穿一种精神的教 育,形成爱国精神、革命精神、改革精神、创新精神、团队 精神、奋斗精神、探索精神、奉献精神和科学精神为一体的 的实践教学体系。
比如,感知实践主要在前几章通过参观展览来感受革命 先辈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报国心。明理实践,主要通过 社会调查来深化对理论的认知,强化学生的创新奋斗精神。
认同实践则结合后几章的教学通过组织体验式的实践活动 来进行。践行实践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来进行。 如开展疫情防控中的志愿者活动感受奉献与服务精神,组织 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体验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
协同化运作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 思政课教学的 亲和力不仅体现在思想解惑有效果、学生认可有收获上,更 体现在思政课对学生素质的提升上。但前提条件是教师既要
学会做课后的学生思想工作,为此,我们提倡教师担任授课 班级的兼职班主任,形成课内与课外的育人合力。结合《概 论》课教学,联合校内团学部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形成课 堂教学与日常管理的育人合力。鼓励教师直接指导学生理论 社团开展实践活动,形成教师与学生干部协同育人的合力。 以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下达的调研项目为依托,引导师生服 务社会,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合力。
三、实际成效
1.有效提高了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满意度。近三年,学 生对思政课课教学的满意度和收获率稳定在85%左右,思政 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绝大部分为优秀。2020 年 4 月对4234 位学生进行在线教学调查,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 79.33%,比 较满意的占 18.88%,不满意的只占 1.89%。
2.涌现出一批学生创新成果。近三年,思政课教师指 导本校学生完成8 项校级科技创新项目,发表论文4 篇。其 中,2020 年 12 月 曾学龙、李杏余指导学生的调研成果《江 门恩平市精准扶贫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获得全国高校精准扶 贫调研成果三等奖。
3.教学成果多次获得省、校奖。如在 2019 年学校优秀 教学成果奖评选中, 曾学龙等教师主持申报的《以协同育人 教学改革为抓手,推进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 的教改成果获得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以项目调研 为抓手的团学企协同育人实践模式》获得 2018 年广东民办 教育协会社会服务创新奖二等奖。两位副教授分别获得第一 届和第四届广东民办高校微党课比赛一等奖。1 名青年教师 获得2017 年全国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比赛二等奖。
4.涌现出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其中,考取在职博士4 人,晋升副教授 6 人。1 名教师评为学校教学名师,1 名教 师授予全国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能手称号,1 名教师获得全 国高校思政课影响力提名人物奖。马院党支部评为学校先进 党支部,并被中共广东省教育工委列为广东高校第二批新时 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 创建单位.
四、经验启示
1.要有政治担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自己首先要 真学、真懂,真信、真做,不搞偏离教材精神的“ 瞎讲 ”和 “歪讲 ”,也要防止照搬课件,防止搞脱离实际、玩花样的 形式主义和本本主义。
2.坚持明理践行。让学生明理,引学生践行,是本案例 必须坚持的教学理念,“ 四化 ”协同的核心是提升学生对思 政课教学的满意度,只有心中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才 能真正引领学生明理践行。
3.坚持问题导向。“ 四化 ”协同是针对思政课教学中的 问题提出来的,着眼点也是为了解决问题,提升效果。实施 过程就要从问题入手,才能推行专题化、精准化、协同化运 作。
4.创新教学思维。面对各种问题,要有务实意识,不能 回避矛盾,必须实打实地拿出解决办法。其次,要注重实效, 注重简明精炼,注重学生的收获,这就要求老师有效益意识 和跨界融合意识;
5.合力协同推进。“ 四化 ”协同是一个协同配合、形成 合力的过程,需要将各种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其核心是要抓住主要矛盾,抓准关键环节。
附工作开展相关图片:
1.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省级高职 教学团队的专家认定
2.思政课教师在全国获奖
3.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点课题
4.集体教改成果获得省的奖励
全省高校 11个协同中心之一,广东民办高校唯一的高校
关注微信号
©版权所有:云博(中国)
广州校区:广州市广从九路1038号滨海校区:茂名市高地智慧城慧城三街8号
粤ICP备20000181号-1 网站技术支持:品牌运营中心